在河南鄭州最大的獸藥批發市場記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,這裏的很多藥,其成分和國家的批號都不相符。
據銷售人員介紹,不按照批號要求生産獸藥幾乎已經成了行業內的潛規則。像抗菌藥一個批號應該只有一種抗生素成分,但是生産出來的成品藥裏至少含有三種以上的抗生素成分,這些藥也被銷售者俗稱爲複方藥。
在鄭州海潤獸藥廠,銷售人員坦言,他們嚴格按照藥品批號生産的部分樣品只是應付抽檢,而投放市場的卻是另外添加了其它抗菌成分的藥品。在一些獸藥經銷點,購買者還可以輕松購買到抗生素的原料粉,很多藥甚至是明令禁止的人用藥。
知道違法違規,藥廠又爲什麽要這麽做呢?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,原來,這些制售者認爲,殺菌效果好養殖戶才會願意購買。爲了商業利益,他們願意铤而走險。
制藥環節爲了圖利,不計後果、違規生産;那用藥環節,能不能補救?買藥、用藥要花錢呀!既然抗生素含量這麽高,養殖戶可不可以少用點?這不是既節約了成本、又控制了藥量嗎?答案是:難!因爲這個環節,也有人要撈上一把。
濫用抗生素對人的危害可能是致命的,一旦細菌産生了耐藥性,真需要救命的時候,可能就無能爲力了。專家指出,動物體內的殘留藥物進入食物鏈,正是導致細菌産生耐藥性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人命關天的事情,爲什麽從生産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視若無睹呢?只是因爲抗生素含量高,殺菌效果好,才好賣嗎?調查中記者發現,其實這中間還另有隱情。
曾經在一家養殖企業擔任過高管的張勝軍向記者坦言,肉雞養殖戶在養雞過程中喂養藥物,其實與養殖企業大量推銷藥物直接相關。一些養殖企業與養殖戶簽訂合約,規定所謂的“五統一”,也就是統一飼料、統一雞苗、統一用藥、統一技術與管理、統一收購。而按照這個規定,養殖企業就可以變相向養殖戶賣藥了。
賣藥利潤豐厚,養殖企業自然賣力推銷。張勝軍坦言,農戶是被迫要求用藥的,如果農戶用藥不夠的話,公司就從農戶的利潤裏扣錢。一只5.5斤的雞,必須使用1.5—1.8元的藥,這也是行業不成文的標准。
關于獸藥殘留,國家其實早有規定,29種抗生素更被列爲禁用獸藥,這些規範,當然需要有效落實。但在涉農問題上,僅有監管還不夠。
有句農諺說“家有百萬,帶毛不算。”就是說:搞養殖風險大,隨時可能血本無歸。我們應該要求養殖戶控制用藥,但也不能不考慮他們、特別是廣大農民的風險防範。我們的農技服務要不要加強?涉農的保險補償能不能到位?你讓農民更安心,農民一定替你盡心。
滥用抗生素危害巨大,国家监管异常严格,日前有媒体曝光某些獸藥厂在生产兽
| 视频清晰度:一般 | 评分:★★☆☆☆ | 日期:2013-04-16
觀看:5149
隨著史上最嚴的環保法出台了,養豬業開始有了准入門檻,豬場環保.... [詳細]